|
| 序号 | 作者 | 成果名称 | 获奖名称 | 作者排名 | 获奖等级 | | 1 | 沈正平 | 改革开放30年的苏北发展 | 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1 | 三等奖 | | 2 | 蒋昭侠 | 产业组织问题研究:理论 政策 实践 | 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1 | 三等奖 | | 3 | 马晓冬 |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:理论、方法、实证 | 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2 | 二等奖 | | 4 | 马晓冬 |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科学发展研究: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| 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3 | 三等奖 | | 5 | 仇方道 |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、实证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4 | 二等奖 | | 6 | 马晓冬 |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科学发展研究: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|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3 | 一等奖 | | 7 | 蒋昭侠 | 产业组织问题研究:理论 政策 实践 |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1 | 三等奖 | | 8 | 朱 舜 |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 |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| 1 | 三等奖 | | 9 | 姚正海 | 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| 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| 1 | 三等奖 | | 10 | 姚正海 | 高技术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良:价值报告 | 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| 1 | 三等奖 | | 11 | 马晓冬 |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科学发展研究: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|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 | 3 | 一等奖 | | 12 | 李 敏 | 我国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| 江苏省第九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| 1 | 三等奖 | | 14 | 马晓冬 |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科学发展研究: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| 淮海科技奖 | 3 | 二等奖 | | 
|
|
|